随着中国持续优化免签政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,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,其入境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。根据统计数据,2024年,上海边检总站共查验入境外籍人员456万人次,是2023年全年的2倍。尤其从2024年11月起的近两个月里,大批韩国人涌入上海,同比增长超过180%。这股“泼天流量”如何转化为“持续留量”和“消费增量”,成为上海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在2025年上海两会中,这一话题也成为了上海市 ** 委员、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,同时被写进了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。

一、构建国际友好型旅游产品体系

为了将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,代表委员们建议上海应构建国际友好型旅游产品体系。具体而言,上海应在传统文化、特色美食、海派建筑等方面下功夫,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,满足国际游客的多元化需求。同时,上海还可以借助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、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契机,加强与海外旅行商、文旅企业的合作,推广上海的旅游资源。

二、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务

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国际游客,代表委员们强调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务的重要性。首先,上海应优化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质量,提高外语服务水平,让游客在抵达上海的第一时间感受到便捷和友好。其次,上海应在主要旅游区域增设外语标识,提供更多的多语种服务,方便国际游客出行和游玩。此外,上海还应优化签证政策,简化入境手续,提高入境游客的满意度。

三、拓展文旅资源海外推广网络

为了将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和“增量”,代表委员们提出上海应拓展文旅资源海外推广网络。具体而言,上海可以组织主要客源地国家文旅类、生活类、艺术类博主等来沪采风,让他们从国外游客的视角和思维出发,讲好“好玩上海、美好长三角、友好中国”的故事。同时,上海还可以与海外知名旅行社、航空公司等合作,共同开发上海旅游产品,推广上海的旅游资源。

四、打造差异化亮点服务

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,代表委员们建议上海酒店和企业应打造差异化的亮点服务。例如,酒店可以在本身中式住宿特色的基础上,进一步打造差异性的服务,如提供双语讲解的住宿Citywalk服务、特色体验活动等。同时,酒店还可以借助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,优化预订系统和提升服务质量,提高国际游客的入住体验。

五、优化城市公共服务

代表委员们还提出,上海应优化城市公共服务,提升国际游客的满意度。具体而言,上海可以在电信网络、消费与支付、更多酒店选择、更多样的语言公共标识等方面进行优化,从海外游客的需求出发,创造更友好的城市环境。

综上所述,上海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“流量”,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“留量”和“增量”,需要上海在旅游产品体系、便利化服务、海外推广网络、差异化亮点服务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。只有这样,上海才能真正打造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的第一站,实现旅游业的持续、健康、高质量发展。